这是一段南坪发展的缩影,更是一段关于城市的岁月诗篇。
回望历史荣光,领略城市的在地文明,循着时光印记,才能找到未来的出口。
6月6日,东原2021年城市战略级臻品印江滨,高空城市展厅于南坪嘉发中心39楼翩然启幕,绽放南坪的璀璨时光,用一场摄影艺术策展,娓娓道来城市的光辉岁月。
32年南坪印象展 高空之上看见更好的南坪
铜元局的百年荣光,长江电工厂的世誉殊荣,南坪商圈的璀璨流光......南坪的进程,是一部厚重的城市变迁史。
东原·印江滨城市高空展,于南坪嘉发中心39楼,俯瞰新旧交织的城市界面,在这百年荣光的历史人文之地,选择南坪近32年的时代印象,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,远见南坪的城市新生。
在一幕幕老照片的影像记录中,追溯南坪的时代印记。重庆40多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,南坪一直走在时代前列。
1981年,南坪架起了重庆第一座长江大桥;被誉为西南地区酒店业“黄埔军校”的重庆首家涉外酒店——扬子江酒店,以及南滨路喜来登双子塔的长江地标等,这些被定格的新旧风貌,都经过了历史性的扬弃演变,也完成了与现代生活的和解,展示出南坪全新的时代生命力。
我和我们的南坪 离不开的情感共鸣
作为南岸区本地人,《美国国家地理》特约摄影师张坤琨,本次展出他的城市风光系列作品。骨子里的南坪情节,让他的作品少了距离感,更多了一些亲切感。
他一直生活在这里,也不愿离开。
在他的镜头下,正缓缓讲述城市的故事。富有人文气息的龙门浩与新生网红地标转转桥,是新与旧最好演绎;建筑的坚硬和美食人文的柔软,诉说生活多样;源远流长的长江坚定地包容山的棱角……正是这里山与水的交织、繁华与市井并存,造就了城市的包容,这也是很多人不愿离开南坪的理由。
作为拿着相机的南岸人,他坚持用影像记录南坪,这里有太多他创作的灵感源泉,
他总能用不同的视角,去呈现熟悉场景中的惊喜感,让更多的人看到南坪的见所未见。
而著名媒体人牟勇,作为城市的记录者,更深谙南坪的魅力。在本次的展厅活动中,他分享了自己与南坪的情感羁绊。
对于南坪的高光历史他如数家珍,重庆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,重庆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在这里架起。在父辈那里,他听闻铜元局兵工厂的辉煌历史,为抗战输送了大量的武器弹药。这座城市的骄傲,深埋他的记忆。
如今,南城天街落址、第四代万达广场改造,K29商业改造启动,周边9大商业环伺,南坪从未老去,这里有情感的牵绊、有充满人情味的烟火、也有时代巨幕下的更好的未来.....
东原17年情感羁绊 印江滨启幕更好的南坪
南坪之于东原的意义,正如从小生长在南坪的人一样,是永恒不变的初心。
东原的每一步,皆与南坪同步。2005年,东原首入南坪,起笔檀香山;2011年敬献1891时光道,为滨江商业树立城市范本;2016年启幕东原·印长江,南滨路上的豪宅封面。
东原深耕南坪16年,打造一个个经久不败的城市作品。2021年重归南坪,以竭诚之姿呈现全新的改善作品——印江滨。为离不开的南坪人,打造一个在地改善的高端熟人圈层,是东原的信心与期待。
以光影设计为引,低密水岸艺术院落生活
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哲思,“让光线来做设计”,他认为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、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。
东原·印江滨以“长江之上的光影地标”为灵感,依循环江之巅的地貌特征,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,与周边的建筑浑然一体,将城市的过往历史注入建筑的形魄,完美呈现了“建筑是凝固的历史”;横向金属线条,简约超凡的质感立面,让建筑美学得到无限延伸。
在东原·印长江的经验之上,在历史与现代的“化学反应”中,印江滨焕发出不一样的“复合”活力。全新一代的光幕建筑,在城市天际线中熠熠生辉。
为了还原南坪人的滨江情感,东原引入了“长江回水湾”的主题设计,三重江滨水境之上,森间的绿植与舒缓的情绪相互映衬,启幕一场繁华都市的艺术谧境。
为给予居者最大程度的犒赏,东原·印江滨大面积别墅业态分布,低密院落式围合建筑布局,更多的享有自然和繁华;坚持以院落式的空间布局,打造区域前所未见的改善低密大宅,让别墅有天有地、让小高层有资源有视野;
东原·印江滨,为南坪量身定制的180席低密大宅,满足离不开的南坪人严苛的改善需求,让他们更好地留在南坪。6月5日起,请带上对生活的美好想象,来印江滨高空城市展厅,亲见一次城市的新生,一次生活的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