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有个朋友,在时代天街的塔楼里开了一间造型烫染工作室,除了服务楼上楼下的白领,周边的居民也在里面办卡消费。
店开在17楼,店内经营面积30㎡左右,租金比街铺便宜,洗剪造型25元,烫发染发168元,老板很专业,很多白领和熟客都喜欢来这里消费。
理完发,时间还早的话,笔者会去25楼一家私房菜馆喝一杯,他家有几款果酒味道很棒,还有一份十几块钱的套餐,比外卖干净。
1楼还开了间小超市,大米、卷纸等比新世纪、永辉便宜,还可网上下单,店员很快送货上门。
不出塔楼,便完成日常生活的消费。一个生意闭环,就这样形成。
传统思维是,买“空中商铺”(塔式商务楼的商铺),出租给别人收租,或者自己公司办公。大部分投资客很困惑:“除了收租,还能干什么?”
而在社交媒体时代,当零售被重新定义,塔楼的用途被颠覆,新的商业模式正日新月异。
NO.1塔楼里诞生的“楼上店”
“楼上店”起源于日本和香港。
在日本东京,一栋楼,8层高。整幢楼以“日本制造”为名,从日本传统的匠人手工艺,到时下最in的复古流行风潮,向全世界介绍着日本Style。
东京新宿三丁目“BEAMS JAPAN”
如果你拥有这栋楼,是不是收收房租,享受生活?或者搓搓小麻将,跳跳广场舞?而人家在思考赚钱之外,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。在东京街头,楼里都是小店,而且很多是百年店。很多品牌大店,也是从楼里小店成长起来的。
常去香港的朋友,想必对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店招印象很深,在街边,就大概知道这栋楼里有什么店。一些特色茶餐厅、品牌买手店、spa、洗浴店,也都高居楼上,消费的同时可欣赏风景。
香港的“楼上店”
后来,一些城市纷纷效仿,“楼上店”如雨后春笋。
近两年,重庆也出现了一些“楼上店”,它们隐匿在观音桥红鼎国际、大坪时代天街、解放碑时代豪苑等塔楼里,种类丰富且多元化,日式居酒屋、精酿酒馆、私房菜、私人影院、美甲店、美容美发、主题密室、烧脑桌游、精品酒店、健身会所……“楼上店”正成为重庆商业形态中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还有直播平台上的主播,在塔楼里租一间小办公室作为直播间,白天睡觉,晚上直播。一些卖衣服、化妆品的“网红”,把这里作为仓库、发货点。对他们来说,小面积的单间,租金便宜,环境好。
这些现象被称为“塔楼新经济”,其背后的关键载体,便是“空中商铺”。这里,有必要对“空中商铺”做一下解释。从字面意上可以参悟以下特征:
第一,命名“空中”,说明它不像传统的盒子型或者街区型等商业产品,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;
第二,它不是住宅性质的产品,根据相关规定,住宅不得用于注册公司等商业用途。很明显,它是商业性地产项目或项目组团。
实际上,正如早些年流行的“空中花园”不是花园一样,“空中商铺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面,而是商业公寓楼,或者说,是新概念下的塔式商务楼。
NO.2“新零售”下的财富风口
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“塔楼新经济”现象呢?
在10年以前的传统零售时代,人们进入百货商店实体消费,那时的商业空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。之后,红极一时的电商零售模式兴起,商业空间变成了虚拟。然而,在流量攀升、竞争加剧而物流成本增加之下,网络零售逐渐遇冷,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已连续3年下滑。
如今,有没有一种全新的零售模式,既兼容了网购的便捷,又能满足鲜活的消费体验呢?答案显然是有的。
以互联网“云”科技为基础,一种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新零售正在兴起。线上导流,线下消费,利用大数据优势,获客成本更低,体验感更好,成为当下零售新趋势。在这里,商业空间开始追求从生活与情境出发,塑造感官体验与心理认同。
为了更好理解,从新零售的两个终端——消费者和商家,来做进一步分析。
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千禧一代,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强烈,早已实现了从B2C、C2C向O2O模式的转变,培养起了如今线上预约、线下新零售的消费方式。
作为商家,当然竭尽所能地去充分匹配新零售消费特点,满足大众体验式、个性化、IP化、情怀性、猎奇性等消费心理。不过,购物中心和临街商铺昂贵的租金、不断攀升的获客成本、以及固定的营业时间,也让一些商家望而却步。
这时,塔楼里的空中商铺优势就格外凸显。它们以投入少、低成本、空间灵活,受到商家和投资客的热捧,通常情况下,空中商铺的租金是街铺的三分之一。在地段、品牌、商业配套具有相同价值的情况下,空中商铺能带来更高的溢价空间。
此外,在当下,年轻人创业热潮出现。他们放弃“996”工作制,“楼上店”开店成本低,视野良好,隐私与体验更好,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。
时代天街楼上的某密室
最近几年,身边很多朋友在塔楼里开店。笔者走进这些“楼上店”,梳理出5个“硬核指标”:
1.外部通达性较好。最好在地铁口附近,容易停车,坐地铁,开车方便找到的地方。
2.良好的商业氛围。地段选在繁华的商圈,容易集聚客流消费。
3.周边有大商业配套。这些“楼上店”的顾客,逛完大店,再逛小店。
4.持续的消费客流。“楼上店”的人流,是其生存的核心。塔楼里入驻的公司多,员工多,他们也成为楼中店的固定消费客户。
5.优质物业与硬件实力护航。决定消费者二次消费的关键因素。
此外,店主善于口碑与社交媒体营销等指标也不可缺少,“楼上店”很大一部靠熟客带客,也靠人们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口碑好评。
NO.3“天街云铺”里的无限商机
地段好的塔楼,永远是优质资产。
有一组数据:
沙坪坝商圈内日均人流量40万人次,超过观音桥商圈的35万人次和解放碑商圈的30万人次。
除了人流,沙坪坝商圈的现金流量(商业坪效)在重庆商圈中排名第一,日均单坪客流约3900人次/万㎡。解放碑商圈是950人次/万㎡,观音桥商圈是1245人次/万㎡,沙坪坝商圈是他们的4.1倍和3.1倍。
(备注:以上数据来源均为重庆市商务委《重庆商圈发展报告》)
这些数字意味着,沙坪坝商圈的人流承载能力将今非昔比。也说明,这里的地段价值、周边庞大的人流,和“楼上店”的无限商机。
在这个自带光环的商圈,有一个项目诞生至今,吸睛无数,便是龙湖光年。作为全国首个高铁商圈TOD,它集合“大枢纽+大商圈+大天街”三位一体价值矩阵,日均客流量超90万人次,一举革新沙坪坝商业空间,势必会为沙区商业发展注入了新能量。
龙湖光年意境图
回到前文提及的“硬核指标”,你会发现,龙湖光年凭借TOD枢纽多维交通体系、沙坪坝商圈核心地段、日均约90万海量消费人流、21万方金沙天街配套以及龙湖产品实力保障等优势,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当下新零售对于线下载体的价值标准。
仅此还不够,龙湖还要打造全新商业场景,超越“自己”——由此,“天街云铺”便诞生了。
龙湖光年“天街云铺”示意图
作为龙湖光年响应上述“新零售”时代号角而推出的一款新商业物种,“天街云铺”在之前的产品上做了全新升级:
它身处物理的云端,在龙湖光年的塔楼上俯揽城市天际景观,带来更多附加价值;它是一种“云端”消费场景,借助云数据获取专属自己的精准客户;它与金沙天街无缝衔接,持续导入源源不断的客流。
此外,云铺户型灵活组合,单套、多套甚至整层皆有多种业态匹配,让商家灵动选择,降低成本,精准匹配。
龙湖光年4号楼35层“天街云铺”鸟瞰沙坪坝
在龙湖光年,更多的人买“天街云铺”,可以不再只是用来收租。在这里,塔楼商业将以更高阶的形式出现,“楼上店”将有更多新玩法,等待有远见眼光的人去发现。
它可以是年轻气息十足、私密性极强的24小时不打烊私人影院,让你用最舒服的姿势看完一部电影。也可以是品味健康传统的概念手作饮品,旨在为繁忙的都市白领提供一种健康、极简的品质生活方式。还可以是全重庆独此一家的宝藏级潮牌买手店,不出国门,就能将时下流行的单品一网打尽……
曾经有种说法是,一栋楼里的人流,足以养活一家小店。在不远的将来,在龙湖光年,一个塔楼集群与一座天街的人流,则能让小店的收益不亚于街铺。
后记
目前,“楼上店”以咖啡品茶、美食美酒美服等生活服务类居多。未来,很多我们想不到的小店、大店,会出现在天街云铺。重庆最小众的奢侈品买手店、最潮的球鞋店、最时尚的婚纱店、最炫的酒廊……可能都在这里。
因为天街云铺,已经具备国际、潮流的根基。21万方金沙天街、日均90万海量消费人流,都将是你的配套。
2020年,当沙坪坝商圈蜕变之时,金沙天街开业后,龙湖光年“天街云铺”的投资价值将真正释放。
目前,龙湖光年“天街云铺” 产品火热发售中,建面约为35-94㎡,建面价格约为21000-24000元/㎡。首付首期仅7万元起,敬请关注。